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症状,属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下腹开始疼痛,月经完毕时下腹疼痛消失。为避免痛经,在月经期间还应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禁止使用阴道药物及坐浴。女性朋友要做好痛经的一些预防工作,
痛经的预防:
第一、自月经初潮起,就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可预防原发性痛经产生或提高痛阈减轻疼痛程度。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
第二、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经后和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月经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热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注意别滥用药,应根据痛经的原因,辨证施治。
第三、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医生介绍,痛经的危害有以下5点:
1、子宫颈或宫腔粘连:多见于反复人流、子宫内膜结核等患者。
2、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30~45岁的中年妇女,因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安营扎寨”。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增厚、出血,由于不流出体外,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子宫肌收缩或组织纤维化而诱发痛经。
3、盆腔炎症:下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4、生殖道畸形:子宫体过分后倾、阴道横隔等机械性阻塞,使经血流出不畅,积血而诱发痛经。
5、子宫肌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上,多产妇、多次人流刮宫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