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远东妇产医院官方网站!

0755-82613333(深圳)/400-868-1988(香港)
·三级专科医院 ·深圳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精子浓还是稀易不育?怎样可以提高生育力?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日

来源:深圳远东妇产医院浏览:470次

无意中听到一个传闻,那就是从精液就能判断出对方是否出轨。这么稀奇的事小编还是次听到呢,又说从精液看健康,从精液看生育力,没听说过从精液看是否出轨呀。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么精子浓还是稀易不育?怎样可以提高生育力?

怎么从精液看是否出轨?

要是两个人隔了一段时间没有同过房,那下次同房的精液一般是浓稠的。要是你们两个分开了一段时间,啪啪啪之后发现他的精液竟也是稀的,那就要当心,可能他出轨了。

精液看出轨准吗?

首先小编要回答大家这个方法一点都不准,理由有很多,小编就举几个吧。要是对方多吃点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精液自然会粘稠。然后男性存在精满自溢的情况,也会影响精液量和形态。还有就是有可能自慰呀什么的都有可能影响精液的稀稠的,所以对于这点大家就不要再耿耿于怀了,根本就不靠谱。

那精液浓稠跟男性健康、生育力有关吗?浓的好还是稀的好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些靠谱点的事吧。

男人的精液,浓的好还是稀的好?

1、精液过浓

精液在未射出之前,是以液体状态储存在体内的。当精液从阴茎口射出后,在精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样物质的作用下,会立即变成乳白色或微黄色半透明胶冻状,这就是平时我们所看到的精液性状。

此时,精子被“凝固”在精液内,无法自由游动,5~30分钟之后,在前列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的参与下,精液又会开始液化,由胶冻状逐渐变为稀薄的水样。

开始时呈液态是便于精液射出。射出后立即形成凝胶状,有利于精液在阴道内停留足够的时间,使精子得到充分休息和获能。一旦液化,精子就有足够的能量迅速游动,赶忙着跟卵子相亲去了。

如果前列腺或精囊发生炎症,由于水解酶的分泌缺乏或被破坏,这些患者的精液射出后有可能长时间不液化或液化不完全,有的甚至要半小时甚至1小时后才能液化。注意了,这是一种病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精液不液化,会引起不育哦!

2、精液过稀

精索静脉曲张

精液过稀是精索静脉曲张的个重要表现,有精索静脉曲张会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

隐睾

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病人不育,所以精子存在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那需及早就诊。

泌尿系统感染

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这也是比精液浓好还是稀好还重要的地方。

自身免疫

生殖免疫学研究发现,男性自身免疫可影响生育能力,抗精子抗体可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送。

内分泌异常

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靠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障碍,都会影响造成精液稀。

性生活频率会影响精液稀稠,那性生活多会增加受孕几率吗?

1、频繁射精,不会增加怀孕机会

假设,某人具有可制造标准的五千万只精子,可是,若他一晚射两次精,也就弹尽精绝了。所以,等他第三次所射出的精液中,完全不含精子。

男性的精子质量是否够好,需要到医院化验精液常规,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分析,看精子形态,看头部、尾部是不是有畸形,是否够活力以及密度等,这样才能综合判断。

2、长期禁欲,精子会变差

如果男性长时间不过性生活,精子便会失去活力,在输精管内解体,衰老精子的比例也会不断扩大。

所以性生活过多过少对于受孕都不利,所以大家要注意哦!

怎样可以提高生育力?

1、只将浓精液射入阴道:精液粘度高的不育患者在排卵期性交时,可将开始收缩射出的几股精液射入阴道,随后将阴茎抽出,将后半部分精液排在体外,这样可以降低精液的黏度,有利于增加受孕几率。

2、性生活不要过频:性生活过频会致使精液变得稀薄,这样也不利于受孕,所以是保持正常频率,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一周两三次左右为好。

3、调节内分泌:要是出现内分泌失调,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来改善精子,可采用肌注尿促性激素、绒毛膜性激素、十一希酸睾酮等方法。

4、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要改掉,烟酒戒了,避免接触日常生活中有毒物质,饮食规律。

5、干洗衣服要放几天:干洗店拿回的衣服需放几天,因为干洗剂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

6、保护私处:睾丸是一个很娇嫩的器官,它的较佳工作温度要比人的体温低1度左右,所以任何能够使睾丸温度升高的因素都要避免。如长时间骑自行车、泡热水澡、穿牛仔裤等。

7、及时就诊:要是发现睾丸有不同于平时的变化,如肿大、变硬、凹凸不平、疼痛等,一定要及时诊治。

以上就是有关男性精子的相关问题,要是啪啪啪后发现精液有点不对劲,及时就诊治疗哦!另外提醒大家,其实发现久备不孕,夫妻双方都早点检查,男性方面主要就是精液检查和简单的。

2025-07-29 04:49
你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 请点击输入内容......
妇科 产科 儿科 新生儿科 儿保科 盆底与妇科泌尿 口腔科 月子中心 乳腺科 中医科 肛肠门诊 儿外科 内科 皮肤科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