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多跟父母睡在一起,同房甚至是同床睡。但随着孩子长大,你得让他独立睡觉,这是培养孩子独立的必经过程。但是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睡觉比较好?怎么培养?成了困扰家长们的难题。
一般来说,在孩子三岁时可以尝试分床睡,到五岁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完成孩子独立睡觉的过程。如果太早与宝宝分房睡,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他会觉得被妈妈抛弃了;而太晚分开睡,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此,这就需要家长们平时多留心孩子的表现,适当的时候可以开始培养了。
当孩子有下面这些表现时,家长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独立睡觉了。
1、当孩子有性别意识
孩子在4-6岁的时候,正处于性萌芽时期。这个时间段,给孩子洗澡、换衣服,会开始拒绝除了爸妈以外的异性在旁边。也会问一些异性问题,女宝宝还会出现夹紧大腿等行为,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意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异了。这时候该让孩子独立睡觉,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避免出现性早熟等问题。
2、当孩子不再粘着父母
孩子爱粘父母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当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不爱粘父母,睡觉时也不会惊醒,起床发现身旁没人也不会哭闹,不再着急找妈妈。说明孩子已经懂得自己给自己找安全感,这时候可以考虑让孩子独立睡觉了。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睡觉?
1、先分床后分房
平时习惯跟父母同床睡的孩子,如果突然让宝宝到另外一个房间自己睡,宝宝当然会不适应,感到害怕、不安。因此家长们不要突然强迫孩子自己睡,可以先通过分床不分房的方法,让孩子慢慢适应,给宝宝一段时间过渡,再自然过渡到另一个房间睡觉。
2、父母不要锁房门
宝宝最初开始独立睡觉的时候,父母睡觉时可打开房间。这样能让孩子知道,要是我半夜害怕了可以随时回去找爸妈。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不会太抗拒独立睡觉这件事。
3、床上放孩子熟悉的玩具和被褥
让宝宝置身于陌生的房间睡觉,对宝宝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情。可以在孩子独立睡觉之前先把孩子的房间改装成玩具房,白天让孩子待在玩具房玩一会。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对自己的房间熟悉了,再精心布置一下孩子的房,把平日里玩的玩具都放在床上,铺上孩子平日里使用的被褥,有了一些熟悉的气息,宝宝会更容易适应。
4、在宝宝房间陪伴入睡
妈妈可以在宝宝的房间陪伴宝宝入睡,在睡前给宝宝讲些故事,或者玩些亲子游戏,放些柔和的音乐,消除宝宝睡前的孤独感。让宝宝知道即使不在一起睡,妈妈也是十分爱他的。
5、制定固定的睡眠时间
规定孩子上床睡觉的时间,让孩子养成健康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提醒孩子睡觉前记得尿尿,睡前一个小时内不要进食,有助于宝宝安然入睡。
6、与宝宝做约定
在决定分房睡之前,妈妈可以跟宝宝做一个约定,在宝宝生病、不舒服、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是可以回来跟爸妈一起睡的。但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还是要自己独立睡觉。
分房睡意味着宝宝进一步离开妈妈的怀抱,变得更独立了。从小独立的孩子往往责任意识强烈,品格更健全,能给自己和别人更大的安全感。培养孩子独立睡觉正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一环,家长应当加以重视,结合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以适当的方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