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弱势群体备受关注,特别是残疾儿童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弱势群体在社会各群体中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旦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压力和心理负荷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影响他们的生存。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是提高弱势群体生活质龄和满意度的根本。近年来,社会支持作为可重复利用的外部资源一直受到康复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
1、脑瘫的发病趋势:脑瘫是指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但脑瘫发生率却有上升趋势。
2、脑瘫带来的严重后果:
(1)生理方面:脑瘫儿除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外,智力水平亦低于正常人,且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缺失,生活人多不能自理。脑瘫患儿自身体质的特点也增加了继发性残疾的危险,又给患儿带来痛苦和增加治 疗的经济负担。
(2)精神心理方面:与正常儿童家长相比,脑瘫患儿家长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压力。有人认为,“有问题”的孩子,家长也是“有问题”的,这给患儿及家长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脑瘫患儿及家长均具有内向,神经质的个性倾向,心理上存在着比较明 显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多方面症状,此种现状必然导致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