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深圳远东妇产医院官方网站!

0755-82613333(深圳)/400-868-1988(香港)
·三级专科医院 ·深圳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特点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日

来源:深圳远东妇产医院浏览:470次

  多动症患者的智力是否正常?注多数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智力测验上获得的智商(IQ)低于正常儿童,但不能就此认为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有智力缺陷。由于注意力缺陷引起了儿童多动症的智力测试分,下面就来看看多动症儿童的智力特征。

  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测验智商低于正常儿童,但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特征

  国内外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测验智商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一般都在正常范围,IQ很少低于80,而且个体差异较大,有少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IQ可能在120以上。

  如:杜亚松等用WISC-CR对59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30名正常儿童所做比较结果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的总智商(FIQ=92. 90±8.94)低于对照组(FIQ=108. 97±6.96);庄思齐等用C-WISC对129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87名正常儿童的测试结果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的FIQ(93. 82±9.14)明显低于对照组(108. 27±8.31);另有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少年在WAlS一Ⅲ上的FIQ (103.0±11. 8)在平均水平。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FIQ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轻微脑损害的后果,更可能是注意缺陷和由此引起的学习困难的伴随现象,因为在药物提高注意力或注意缺陷后,智力测验成绩可有明显提高。另外,当智力功能受到损害时可能意味着病情比较严重。

  二、言语智商(VIQ)与操作智商(PIQ)分离

  V-P的平衡性有三种情况:vio≈PIQ.,VIQ>PIQ和vio

  Kaufman计算出WISC-R的V-P差异达12 IQ便有显著性(P<0.05),如达到15 IQ,则P<0.0l。韦氏成人和幼儿智力量表也与之相似,其实不同年龄段达到显著水平的IQ值是不一样的。通常V-P差异达10 IQ以上便有意义,达到15 IQ有肯定的意义。多数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VIQ低于PIQ,也有个别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VIQ高于PIQ。

  如:杜亚松的研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的平均V-P差异(ViQ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智力测验的某几个因子上的特别低分

  在韦氏智力量表的因素分析中发现一个因子与注意集中有密切关系,称之为注意集中因子或不分心因子( freedom from distractibility, FFD)。许多研究显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特别低。

  如:Brown(1996)报道19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少年的平均注意集中指数分比他们的平均言语指数分低18分,66%的患者注意集中指数分低于言语指数分或空间指数分在15分以上,24. 6%儿童两者相差在30分以上,而WISC-Ⅲ常模样本中达到此种差异的人数分别为21. 9%和2%。

  同时他也报告了142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的WAIS-R结果,患者的平均注意集中指数分和言语指数分的差异达22分,86. 6%患者的注意集中指数分低于言语指数分在15分以上,31%的患者两者相差在30分以上。另外有研究报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少年或成人在WAIS一Ⅲ工作记忆因子和加工速度因子上的得分特别低,同言语理解因子或知觉组织因子的得分相比,差异达到15分或30分的人数分别为61. 3%和16. 1%。

  Reinecke研究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在WISC一Ⅲ的FFD因子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因子分,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效度有限。 Perez-Alvarez按PASS理论考查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特点,发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计划性差,注意力越差者继时加工能力越差,认为与后额叶皮质功能障碍有关。

  四、分测验之间或分测验内部不平衡

  韦氏智力量表中,每个分测验主要测量一种智力功能,分析它们的平衡性,可了解受试者的智力模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可能在某些分测验上的成绩较好,而在另一些分测验上的成绩特别差,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可能存在着各种能力发展不平衡现象。

  有些分测验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如常识测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可能对某一方面内容成绩好,对有些内容成绩差。分测验内容是按从易到难排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因注意不集中、容易分心,可能在容易的项目失败,而在难的项目反而成功。有些受试者对某些项目有特别的情绪反应。

2025-08-11 21:23
你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 请点击输入内容......
妇科 产科 儿科 新生儿科 儿保科 盆底与妇科泌尿 口腔科 月子中心 乳腺科 中医科 肛肠门诊 儿外科 内科 皮肤科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