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保健管理措施》及妇幼保健法中明确规定,学龄后儿童要做4。2。1体检,这个4、2、1即指的是儿童自出生后,按生长发育规律所做的体检监测次数,即:
1周岁内——体检4次,分别在宝宝的3、6、9、12月龄时进行。
1-3岁——每年体检两次。分别在1.5岁、2岁、2.5岁、3岁时进行。
3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基本会安排在孩子足岁时或是生日后进行,或是安排在每年的春或秋季做。
在例行体检中,如果发现孩子的健康有异常或不规律,医生可跟踪指导和监测,一般会安排复查。
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每个阶段的体检监测内容重点有所不同,但身高、体重、头胸径的测量必不可缺少,因为这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直观体现,医生会以此和每年一次的生化检验指标做出指导意见。
儿童定期体检,是掌握孩子生长发育、了解营养状况、纠正行为过错、粗筛疾病的必要措施,因此,每位家长都应积极做好定期体检,孩子健康成长。
首先,新生儿满1月龄时,可次正规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开始各项疫苗接种。在接种之后进行常规体检,可以监测儿童的发育状况,检查是否存在先天性疾病,如对于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疾,是禁止接种疫苗的。
其次,通过全身体检,可排查各类新生儿易患的皮肤病,如新生儿湿疹,水疱疹等,这类患儿通常需要推迟接种。
再次,医生可以通过询问家长得到新生儿的基本生活状况,如吃奶情况,大小便是否正常以及精神状况等,通过这些资料可排查更深的异常状况,辨别是否处在某个疾病的早期或潜伏期,避免偶合症的发生和疫苗诱发疾病或加重疾病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