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问,宝宝现在能吃能喝、面色红润、四肢灵活,健康得不得了,还需要去做体检吗?答案是肯定的。
宝宝在3岁之前极易受到外界影响,体检可以帮助宝宝规避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状况,并及时找到解决措施,将危害降到最小。
由于宝宝每个阶段都不一样,因此每次体检所侧重项目也不一样。建议3岁前宝宝应做10次检查,全面掌握宝宝的身体状况。下面来了解一下3岁以内宝宝需要做的各项体检及重点项目吧~
第一次体检:72小时~7天
检查项目:排除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先天性疾病;
心跳有力,且每分钟超过100次为健康;刺激后宝宝是否有正常的
生理反射;皮肤及身体各个部位颜色是否红润;肌张力是否正常;呼吸是否顺畅,哭声是否响亮。
重点:肌张力是维持各种姿势以及运动的基础,如果宝宝反应活跃、肌肉反应也正常,说明肌张力是正常的。如果肌张力异常有可能是脑瘫。
第二次体检:出生后28天~1个月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围、手眼鼻口、颈部胸部臀部;有无呼吸困难,双大腿能否摊平等;生殖器及肛门有无畸形;是否存在脊柱裂。
重点:宝宝的满月体检很重要,需要办理计划免疫卡、体检手册。一般足月新生儿身高在47cm左右,体重在2550g以上。主要看宝宝的呼吸频率能否达到每分钟44次左右。
第三次体检:出生后42天~2个月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围、脐带是否脱落,有无渗血等情况。
重点:足月的宝宝身长在53CM左右,平均体重在3000g左右,通过宝宝臀纹、脐部的检查,看宝宝是否出现先天性脱位或先天性疾病脐疝等。
观察宝宝的心肺功能、测试宝宝是否可以保持头部直立、翻身等情况。
第四次体检:4个月
检查项目:体重、身高、头围、心脏、视听力、动作发育。
重点:此时宝宝平均身高为64.5cm,平均体重为7.36kg。宝宝听到声音可以转头,双眼能随物体移动。扶着宝宝站立时,宝宝的双腿能支撑身体。
第五次体检:6个月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口腔、验血、骨骼。
重点:一些宝宝开始萌芽,唾液分泌会比价多,注意清洁口腔;如果妈妈孕期有贫血,那可以给宝宝做个血常规检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检查宝宝是否有睡眠不稳、多汗、枕秃、甚至严重的颅骨外翻的症状。
第六次体检:9个月时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围、口腔、骨骼。
重点:9个月的宝宝开始长出了2-4颗牙齿,此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9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稳稳地坐着、四肢爬行、还能自由躺下,拇指可以捏住小东西了。
第七次体检:1岁时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围、走路、口腔、智能发育。
重点:如果宝宝1岁还没出牙,就需要及时就医。正常情况下宝宝这时应有6-8个牙,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出牙过晚;评价发育智能方面,评测宝宝是否可以站立行走以及说一些简单的词汇,指远处的东西时宝宝是否有反应。
第八次体检:18个月时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脖子、耳朵、眼睛、生殖器、腹胸部。
重点:18个月大的宝宝需要检查血红蛋白和大便情况,预防贫血及蛔虫感染。
第九次体检:2岁时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围、心肺功能。
重点:身高平均86cm,体重平均12kg。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稳稳地走路和跑步了,还能上下楼梯,以及握住笔画圈圈和直线等精细动作,乳牙基本长齐,需要注意口腔卫生。
第十次体检:3岁时
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围、视力、口腔。
重点:需要给宝宝进行简单的视力测试,如果宝宝视力不在0.5,有弱视症状,需要及时治疗;此时宝宝的乳牙已经全部长齐,注意观察是否有龋齿或者牙齿发炎的情况。
小贴士:
1、平时照顾宝宝时,可以定期记录宝宝的发育变化。
2、体检前带上宝宝的体检手册以及自己的育儿记录。
3、常规检查后,要把握机会及时咨询医生有关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