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这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幸存者有一定比例留有脑性瘫痪、癫痫或智能低下等后遗症。
下列因素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1)不论在出生后、出生时或生后缺氧均可使脑组织充血、水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渗血或点状出血,有时发生脑室内出血。
(2)胎儿头和骨盆出口大小不相称、臀位产、高位产钳、急产均可使胎儿头部受挤压、牵拉、变形过度使颅内血管破裂。
(3)高渗液体的注入、机械呼吸时吸气峰压高、高压性气胸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与出血量的多少及出血部位有关,可表现为躁动不安、高声调尖叫、二眼凝视、眼球震颤、四肢肌张力高、抽搐等,若小儿表现为昏迷、呼吸浅而常屏气、肌肉松弛,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消失则表明病情重,死亡率高,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及预防
迄今新生儿颅内出血并无治疗措施,应着重预防。
要做好孕妇保健工作,发现异常及早处理。孕妇分娩后使用吗啡、乙醇等止痛麻醉剂要谨慎,以免抑制小儿呼吸。
早产儿、难产或有窒息史的新生儿宜仰卧、略抬高头部,这种体位颅内压较低,换尿布、喂奶、穿衣等护及操作时,动作要轻。颅内出血的小儿应尽量就近治疗,长途颠簸会增加出血,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