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由产伤和缺氧引起,也是造成围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常见,预后较差。
出生后应防止早产及避免窒息。
1、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
对可能早产的孕妇,在分娩后3天内应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减少患呼吸窒息综合征的机率。
2、预防出血倾向:
孕妇:分娩后10小时缓慢静注苯巴50mg,并在产后4~15小时顿服维生素K15~30mg。
<1500g的未成熟儿:生后6小时内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率、清除自由基、减少脑血流量,抑制血压急剧上升。
3、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
1.孕妇须卧床以减少子宫收缩,可用拟β-肾上腺素能类药物推迟分娩。
2.分娩时尽量避免产伤,必要时作剖宫产。同时对胎儿进行监护,出现宫内缺氧及出生时窒息时须及时抢救。
3.对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