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腹痛典型的结肠性腹痛是排便后腹痛缓解,腹痛部位不固定,并非总是与结肠异常的部位相对应,有的甚至可位于背部、胸部及大腿。灼痛、触痛、持续性痛提示动力减低,多因粪便或气体积聚肠腔,使肠壁受牵张所致;绞痛、间歇痛提示有肠痉挛或动力增强,疼痛有时可餐后加剧,这与胃-结肠反射有关。
腹泻正常排便次数一般是每日1次,也可2-3d1次或每日2~3次。可见大便的次数个体差异性较大。目后认为,每24h排便量>200g或粪含水量>200ml即为腹泻。
便秘诊断标准是排便次数(<3次/周),粪量少(<100g/次),粪便坚硬,排便不尽感,需过分用力。
肠易激的检査方法
1.钡灌肠。很重要,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病变及观察大肠运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肠痉挛和扩张。
2.结肠镜检査。可直接观察到器质性病变及有无肠痉挛。
3.结肠通过时间测定。让病人吞服不透X光的标志物,定时摄腹平片,可测定结肠通过时间,若标志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则可以客观地诊断便秘并了解通过障碍的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