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拉绿色粪便,可伴有发烧、腹胀、恶心呕吐、拒吃奶及哭闹,严重的还会出现黏液便、血便等症状。远东小儿内科医生表示,一般,宝宝消化不良,主要是因天气、喂养或疾病等因素,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引起的。
走出喂养误区 避免宝宝消化不良
医生表示,很多宝宝出现消化不良,都是因家长喂养不当造成的,因而,家长要走出一些喂养误区,避免宝宝消化不良。
1、给宝宝喂奶要定时、定点,而不是一哭就喂。宝宝哭,表达有不同的意思,饿了只是其中一个含义,不能一哭就喂奶,对身体消化酶的刺激有害。
2、母乳喂养的抱姿也有讲究。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比较小,所以应该斜着抱,相对竖起来一些,喂完以后不要马上把孩子平躺下来,应先竖起来,拍一拍背,帮宝宝把吞咽的气体排出,就不容易发生打嗝、溢奶的情况。
3、宝宝添加辅食后,要注重营养均衡,各种蔬菜、水果都可尝试。
4、随意更换奶粉也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因为不同品牌奶粉的蛋白、乳糖含量不同,如有的腹泻奶粉不易过敏,有利于吸收,有的奶粉含乳糖过多,但如果不能消化这种乳糖,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
喂养3原则 宝宝消化不良
宝宝的喂养方式,要适合其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和生理功能,医生建议牢记婴幼儿喂养3原则,宝宝消化不良。
1、喂养要定时、定量,母乳喂养的宝宝,3个月内可4个小时一次定点,晚上稍微长一些。人工喂养的,因为代乳品和母乳成分不一样,蛋白比较大,不容易消化,间隔要长一点。
2、根据宝宝的生长状况,每餐之间适量给宝宝喂些水,但不要太多,以免出现吐奶。
3、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的天然食品,也是一种宝宝能接受、优质、经济的喂养方式。
母乳的营养成分比较均衡,母乳当中的钙、磷比例是2:1,这个比例是消化吸收的。母乳中的免疫成分IgA,是宝宝出生后的个天然免疫屏障,可直接抵抗平时遇到的病毒、病菌等,宝宝不生疾。这也是为什么六个月内的宝宝很少生病的原因,除了从母体中集成了一些抗体外,母乳喂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提倡母乳喂养。
抓家提醒:
宝宝消化不良不是“小事情”。有的家长认为宝宝拉几天肚子不算什么,殊不知,长期消化不良腹泻,不仅会造成营养不良,还可引起宝宝嘴唇青紫、抽风昏迷,甚至死亡。因而,家长一定要重视小儿消化不良问题,发现症状要及时在线客服,带宝宝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