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是以腹泻、消化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有时伴有呕吐,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本病并非单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而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盯此,消化不良这一诊断名称已不够全面,在可能条件下应根据病因命名。
凡由特异性肠道感染引起者,可诊断为肠炎(如致病性大肠杆苗性肠炎、葡萄球菌性肠炎)。对非肠道感染或病因不明者,则可称为消化不良症。现将其病因分述如下:
(一)内因:
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营养物质多,但其消化器官尚未成熟,消化功能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容易受各种外因的影响而发生消化不良。’
(二)外因:
1.饮食因素:食物的质与量突然增减与变换,不合理的喂养方法,断奶与增加辅食不当,均可造成消化不良。
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常见病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次为葡萄球菌、病毒(埃可病毒及柯陇基病毒)及霉菌等。
(2)肠进外感染:如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败血症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症。
(3)其他:气候与环境的突然变化,护理不当及对食物 (如牛奶)过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