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学实验方法的改进,SLE的诊断变得容易了、自从Hargrares首次从SLE患者骨悦中查到LE细胞,给本病的研究带来了很大推动。50年代后期抗核抗体被发现,并在患者血清中检查出来.将荧光标记的抗核抚体应用于临床以来,本病的诊疗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对于不能确诊者,依靠荧光抗核抗体的检查很快就能确诊。60年代发展起来的抗去氧核搪核酸抗体(Antibody to DNA简称AntiDNA或抗一DNA).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已作为常规检查SLE肾炎的血清学标志。
抗DNA抗体数值的升降与疾病的加剧和缓解相符合,而与血清补体水平则相反,即抗一DNA抗体上升时血清补体水平则下降;反之当抗-DNA抗体下降时血清补体水平则上升。
此外,类风湿因子和库姆(Coombs)反应也被应用于临床,发现只有一小部分与疾病有关。梅毒血清学的假阳性反应,阳性率虽然低(10%-20%),但它的出现时间常较本病症状的出现早。
由于血清学的实验检查已成为对SLE进行鉴定的良好方法,临床上通过对可疑病人的检测,从而提高诊断水平,使病人在早期就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也是本病发病率增加、生存率升高的原因所在。随着免疫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迅猛发展,相信这一难治性疾病的预后将会进一步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