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并不总是症状轻微。且与一般流感不同,它谋害的多是年轻生命,包括一些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这种厄运或许就会落到你的头上。就算你只得了轻型甲流,你也可能把疾病传染给家人或朋友,使他们成为重症患者。所以,无所作为是危险的,虽然危险系数不高。
那么注射疫苗又如何呢?人们对于甲流疫苗将信将疑,这种心态可以理解。1976年,一名美国新兵的死亡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因为担心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重演,约4千8百万美国人接受了猪流感疫苗注射。其中,532人随后患上了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ésyndrome)。这种症状由失控的抗体攻击神经细胞引起,会造成身体瘫痪。虽然大多数患者后来得以康复,但仍有小部分未能痊愈。其中25人于1976年后病逝,另外一些人则忍受着终生的痛苦。
上世纪70年代的阴影
1976年的疫苗在100万人中约引起了10人并发巴利综合症,比普通流感疫苗导致的患者尚少一人。此外,每年都有十万分之二、三的人群会因为其他缘故患上此病。
这是否意味着不打疫苗更保险呢?当然不是。首先,不打疫苗意味着你有死于甲流的风险。其次,很多人不知道流感本身比任何疫苗都更可能诱发巴利综合症。
今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一百万的流感患者中,约有40~70人会并发巴利综合症。所以若想避开此病,注射疫苗才是上选——这项结论早在2007年便已得出。
而且,疫苗的风险正在降低。自1996年后,患上巴利综合症的病例数已减少了20%,而注射疫苗后患上此病的人数更是锐减了近2/3。更有意思的是,由于肉类卫生的,弯曲杆菌属类细菌对食物的污染逐渐得到了控制,食物中毒引发的感染随之降低。要知道,巴利综合症往往就是由这些感染导致,弯曲杆菌属则是其中的主谋。这类细菌可能存在于鸡肉之中,流感疫苗又恰好在鸡蛋内增殖。所以,根据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弯曲杆菌蛋白质可能造成少数流感疫苗受污染,从而解释了疫苗注射与巴利综合症之间的联系。
新的疫苗
如果这项结论属实,我们便大可以安心了。如果说1976年的问题在于疫苗污染,而非疫苗性质有差,那么同样的悲剧没理由再次上演。而且,其他疫苗从未造成过类似的问题。这次运送到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甲流疫苗几乎都由生产普通流感疫苗的厂商生产。研制人员也只对疫苗中的两种蛋白质进行了调整,以满足抗击甲流的需要。其他蛋白质则保持与抗击季节性H1N1流感疫苗一样。而这些疫苗,自1977年以来我们就在不断使用。$
的例外只有Celvapan。这种疫苗不止包含病毒的部分蛋白质,而包含整个的灭活病毒。且该疫苗在细胞而非鸡蛋中增殖——此举是为了方便鸡蛋过敏的人。虽然这种疫苗和一种相似的禽流感疫苗都通过了安全检测,却还没有任何季节性流感疫苗是以同样的方法制成。
另一项隐忧在于某些疫苗中含有能刺激免疫产生的佐剂。这些佐剂是响应卫生组织的号召而加入疫苗中的,目的在于减少每份疫苗中关键成分和流感病毒的剂量。如此一来,便能产出更多数量的疫苗。不过美国的疫苗不含佐剂,因为他们此后从未在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加入佐剂并进行测试通过。欧洲则有过测试。所以,欧洲获取的大多数疫苗——Pandemrix和Focetria疫苗——包含了佐剂在其中。
所有的甲流疫苗都经过了各自的安全检测,且其中大部分是基于数年来使用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制成。然而只有当成千上万的人注射疫苗时,罕见的副作用才可能露出面目。含佐剂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后多是供给年长者使用的,所以我们无法确信这些疫苗对年轻人是否没有副作用。Celvapan目后还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
几率
几乎可以肯定,打流感疫苗而患巴利综合症的风险不足百万分之一;而因流感患上此病的风险超过百万分之四十。据推测,美国现在已有800多人死于甲型流感,或者说每一百万人中就有不止两人丧生。今夏甲流来袭的波中,美国每2万个4岁以下的儿童就有一个染病住进了病房。
鉴于此,你还认为不打疫苗较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