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
一开放后
有人欢喜有人愁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后,不少高龄产妇涌入生子大军中,终于怀上的孕妈拿着检查单喜极而泣,看诊的医生却愁白了眉头,遇上身体素质一般,年龄偏高的产妇,医生总会再三叮嘱两句,而遇上那些从偏远农村来的高龄产妇,不少医生暗地里都为她们捏把汗。
因为长期生活在偏远农村的人,产检意识非常薄弱,对她们来说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提花钱定期产检。
丈夫替妻子挂号产科问诊
之前小编在医院,看到一位男性拿着各种检查单,在产科排队,当时感到非常奇怪。医生和他说这里不允许男性进入,让他在外面等候家时,他告诉医生,他住在其他市的乡下,镇上医生让他来这里看,因为他老婆怀孕,年纪较大,有些检查当地没办法做。
医生问他,家属怀孕多久,年龄,身高,体重之类的问题,没想到这位男性,很多都回答不出来,医生有点无奈,就拿着他带的检查单,一张一张的看,并告诉他,从检查上看,家属已经是高龄产妇,而且身高太矮,生孩子有高风险,一定要把家属带来检查才行,说家属不过来,根本没办法开检查单,给他开了检查单,是不责任的表现。
他拿着单子走了之后,坐在一旁的我就听到医生说,像这样的高龄产妇太多了,文化程度低,不知道产检的重要性,平时也不去了解,到生孩子的关键时期,就开始急了,小医院不敢收,大医院压力大,生下高危儿,要花许多时间精力去护理,这样的家长又跟不上,哎……
什么是高危儿
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以及其后的发育期中,存在(对胎儿和婴幼儿身心发育)有危险因素的儿童,称为高危儿。
具体有以下几类:
1. 早产儿:出生胎龄<37周的新生儿;
2.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3. 新生儿窒息;
4. 小于胎龄儿、多胎儿、巨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外伤、惊厥、病理性黄疸;
5.持续性低血糖、新生儿期严重感染;
6. 患遗传病或遗传代谢病(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7. 在体检时,“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出现任何一条预警征象、DDST/DST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8.母孕期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孕早期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妊高症、先兆子痫、子痫、前置胎盘、吸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严重精神刺激、高龄产妇等。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听到“高危儿”三个字,都感到恐惧,其实只要做好早期干预,配合康复治疗,孩子是能尽早融入主流社会的。对于高危儿来说,就是要抢时间,研究证明3岁以前就应该开始早期干预,越早进行干预,效果越好。3岁以前是脑发育迅速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婴儿学习和形成某种行为的较好时机。
在这个时机给儿童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容易获得反应,错过了这个时机,反应不能获得,或者达不到最好的水平。脑损伤儿的早期干预应从新生儿期开始,在医生指导下,以家庭干预为主,在全面促进婴幼儿智能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早期干预的方法
对于高危儿早期干预一般分为两种,早期教育和早期康复训练。
高危儿的早期教育
对有高危围产史的婴幼儿根据个体不同年龄和发育状况进行早期干预,鲍秀兰等在此工作中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出o~3岁儿童早期教育教学大纲,并在应用中证实使用0~3岁儿童早教教学大纲效果显著。
高危儿的早期康复训练
高危儿的早期康复训练防治高危儿脑瘫疗效肯定。一旦发现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姿势、反射发育异常,应尽早给予积极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