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已经分娩过得准妈妈说,生孩子真的很痛,撕心裂肺的痛,现在想想仍心有余悸。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却能够默默忍耐,一声不吭呢?区别到底是什么?
之所以有的人会痛得死去活来,首先是对分娩的过程缺乏科学的了解。女性在怀孕末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孕激素相对减少。雌激素可提高子宫肌肉对催产素及其他刺激子宫收缩物质的敏感性,加上宫内局部压力的增加,促使子宫产生强有力的宫缩。
其次是恐惧心理和疼痛敏感因素所造成。产妇的恐惧心理也是因为对分娩过程缺乏了解,只是道听途说,便认为分娩非常疼痛,甚至痛苦不堪,因而对分娩异常恐惧。还有些产妇平时就对疼痛很敏感,又轻信一些经产妇添枝加叶的形容,便想象着分娩时如何疼痛,这样势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这样的心态肯定会加剧分娩时的疼痛。
其实,分娩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孕妇在临盆时,体内支配子宫的神经感觉纤维数目已很少了,一般不会产生强烈的痛觉。客观地说,分娩是有痛觉的,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会牵扯子宫邻近的某些组织器官,产生局部痛感。体力劳动者平时活动量大,分娩时比较顺利,痛感也相应减轻。脑力劳动者或平时活动少的孕妇,常常因极度紧张和恐惧而加剧疼痛。
由此看来,分娩的疼痛因人而异。
子宫收缩的疼痛有其特有作用
分娩的过程,说白了就是把宝宝从妈妈的子宫和生殖道中挤排出来的过程。然而,在分娩中若没有推动宝宝前进的动力,宝宝是无法娩出的。这一动力,主要就是妈妈子宫的收缩力(疼痛)。
子宫收缩力起两个作用:
A。促使子宫颈张开,宫颈口的张开还需要靠宝宝用自己的头硬顶,才能把它们撑到足够大,让自己的头和身体通过。而这项艰难的工作单凭宝宝自己本身是做不到的,只有靠妈妈的疼痛一次次推动的帮助才能完成。
妈妈在分娩中的痛感是由于妈妈的子宫在收缩引起的,而子宫的收缩正是在帮助宝宝扩充产道,推动宝宝前进。没有子宫的收缩力,宝宝就不能够把产道扩开。
B. 产道的“大门”一旦被打开,宫缩又将会促使宝宝尽快娩出来到人间。因此说,妈妈的疼痛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