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网上看到一则2个妈妈的对话:
一位生过孩子的妈妈(A)向一位孕妈(B)推荐用莫扎特的音乐来胎教。
A:难道你没听说过“莫扎特效应”吗?
B:“莫扎特效应”不是让奶牛听莫扎特的曲子,以增加产奶量吗?
A:对呀,差不多啦!在孕期听莫扎特的曲子也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喔!
莫扎特的音乐真能促进宝宝智力发育?
“莫扎特效应”源自1993年的一则实验:三组大学生在接受空间推理能力测试前,分别让他们听莫扎特的曲子、听其他人的曲子和不听任何音乐,测试结果显示,听莫扎特曲子的那组学生成绩高于其他两组。
而孕妈(B)说的发生在这则实验之后:1996年,德国农业协会和美国一所大学一起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奶牛在听了莫扎特曲子后产奶量增加了。
这个效应在2001年继续发酵:美国古典音乐家、教育家唐·坎贝尔推出《莫扎特效应》一书,讲述音乐对胎儿和儿童的大脑、身体、情感和社交等各方面的影响。
此后,很多商家便开始借此效应推出各类莫扎特音乐碟,并称其能促进胎儿及幼儿的智力发育,而 “莫扎特”在胎教圈“大神”般的形象就此奠定。
但其实我们能看到, 1993年实验和1996年研究中的对象都不是胎儿,而书籍《莫扎特效应》中说的“音乐”,并非专指莫扎特的音乐,且至今也没有数据可直接证明莫扎特的音乐能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这些胎教误区也要注意误区1:怕胎儿听不见,把音乐音量开大。
一般孕23周左右,胎宝宝就可在肚子里感受到一些来自外界的声、光刺激,而过高的音量、过强的光照(网传的“手电筒胎教”建议慎用)则可能导致胎宝宝听力、视力受损,所以播放音乐不宜超过正常说话的音量(即60分贝)。
误区2:频繁摸或拍肚皮,刺激宝宝胎动。
胎宝宝在孕妈肚子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若频繁抚摸或拍打腹部把胎宝宝“吵醒”,则可能会打乱他的“生物钟”,反而不利于身体发育。
以上说到了几种常见的胎教方式,但与外界之间有羊水、胎盘、孕妈腹壁层层相隔的胎宝宝,能感知到的终究有限,而胎宝宝所获取的“营养”,大多来自母体。胎教的重点其实不在胎儿,而在孕妈
也就是说,胎教更多是通过缓解孕妈的身心不适来改变体内激素和有关神经介质的分泌,进而影响胎儿的成长发育,即孕妈状态好,胎儿才能发育得更好。
孕妈如何在孕期保持良好状态?放松心情、加强营养、适当运动等这类建议都是老生常谈了,不过真正将它们付诸行动时可能会遇上一些问题,那就来参加一场胎教音乐会(2019年12月13-14日)把心中疑惑“过滤”掉吧,活动现场有医生为你解答问题,你也能在各种轻松互动中把营养管理、孕期运动、月子保健等经验get到手,而且还能顺便跟老公来一场怀孕后也许久违的满满仪式感的约会。
关注公众号
微信回复“12.13/14胎教音乐会+姓名+电话及预产期”即可
(两天胎教音乐会内容一样,报名一天即可)
活动现场部分大奖、礼品提前“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