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很多的牙齿畸形、牙齿不齐发生在小朋友身上,儿童的牙齿处于发育塑形期,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可能会导致牙齿不齐这个大毛病。像咬嘴唇、吮手指这些坏习惯都是应该摒弃的,下面总结了这些小习惯,家长们应该时刻关注宝宝们的行为。
一、咬嘴唇。
长期用下牙咬上唇或者上牙咬下嘴唇,会造成经常听说的“龅牙”或者“地包天”。
二、咬舌、吐舌。
小孩子乳牙萌出的时候通常会感觉到发痒,所以会出现不断的吐舌头、咬舌头的动作,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咬舌的不良习惯,萌出的上下前牙不能很好地互相接触以及闭合。
三、舌舔牙。
有的孩子习惯用舌尖舔前牙,前牙长期受到顶压,会向前突出,使牙缝增宽。
四、吮手指。
相信这是很多人小时候做过的事,那就是吮手指,有的孩子习惯吸吮自己的手指,时间久了造成上下牙齿咬合功能的紊乱,牙齿歪斜、拥挤、不齐。
五、啃指甲、咬铅笔。
学龄儿童在听课、思考问题或者心情紧张时,会不由自主的啃手指甲,或者咬近在咫尺的铅笔,时间一长会将已经长出的牙齿压低。
六、不好的睡觉姿势。
处于牙齿发育阶段,如果趴着睡觉,与枕头接触的下颌部位受到压迫,不能正常发育,会引起牙齿生长拥挤、错位。
七、用口呼吸。
长期用口呼吸也会引起前牙排列拥挤。
好习惯不容易养成,坏习惯一学就会,在发现宝宝有这个苗头的时候,应该及时纠正,到养成习惯的时候再想改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