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
(1)基牙疼痛:多为卡环过紧,基牙承受不正常的扭力,调松卡环即可。
(2)粘膜疼痛:义齿支持不足或游离端下沉,应扩大基托面积、增加颌支托及间接固位体、或减径以减小颌力;牙槽嵴有尖锐骨尖,应局部缓冲;基托伸展过长或边缘过锐,应磨改;卡臂压迫牙龈,应调高卡臂位置。
2、固位差
(2)卡环各部分功能差:卡臂尖未进人倒凹或与邻牙相抵,使义齿产生弹跳感;卡体与牙体不接触,无卡抱作用,义齿翘动、摇摆;卡环松或卡环过分放在基牙颌部,使义齿上下活动。对症调改卡环。
(2)基托不密合:影响义齿吸附力。可重衬。
(3)人工牙排列位置不当:后牙覆颌大或覆盖小。后伸障碍,义齿后后翘动。后牙排列偏颊,咬颌时以牙槽嵴为支点翘动;偏舌,舌运动受限,可引起义齿松动。可调颌、磨改或重新排牙。
(4)硬区缓冲不够:形成支点,义齿左右翘动,应缓冲硬区处基托组织面。
(5)义齿边缘过长或过厚:影响软组织功能运动,引起义齿松动,应磨改。
(6)基牙牙冠短或形态差:不利固位,可改变卡环类型或增加卡环。
3、咀嚼功能差
咬颌关系差,如咬颌低、牙尖形态差等。可加高咬颌,作颌面排溢沟或增加人工牙牙尖斜度。
4、食物嵌塞
基托与粘膜及天然牙之间有间隙,卡环与基牙之间不贴合,应调改或重衬。
5、摘戴困难
卡环过紧,卡体或基托进人倒凹,应调改卡环或调磨基托。
6、咬腮、咬唇
覆盖过浅,应调磨下牙顿斜面、唇斜面或重新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