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早就成为评判一个人外在形象的的重要标准之一,生活中是应该多对牙齿进行护理,逐一口腔保健。但是一些人却存在着呵护牙齿的误区,本以为能够保护牙齿,没想到后却伤了牙齿,更引起身体疾病。那么大力刷牙好吗?牙齿保健8误区须知!
误区一、大力刷牙更干净
很多人认为大力刷牙就刷的越干净,其实刷牙靠的是方法不是力度,长期大力刷牙会导致牙齿缺损,表面牙釉质损伤,更容易发生龋齿等牙齿疾病。所以刷牙应该找对方法,将各个部位清洁干净即可。
误区二、牙膏越贵越好
牙膏只是起着摩擦的功能,能不能更好的清洁牙齿缝隙,关键在刷牙方法,不在牙膏的品牌和价格。所以不用刻意追求价钱高的牙膏,适当的选用含氟牙膏就可以了。
误区三、牙齿不痛就是没牙病
很多口腔疾病的后期症状都是不明显的,例如龋齿、牙周病,这些疾病一旦感觉到疼痛,就已经到了中晚期了,那时候治疗起来也会比较费力。所以,是定期到医院口腔科做口腔检查。
误区四、刷牙的时间不重要
每天刷几次牙还是牙齿变黄变黑?其实想要好牙齿不在于刷牙的次数,而在于次数的同时,刷牙的时间对不对才是关键。一般出了早晚刷牙之外,饭后也刷一次牙,如果条件不允许,漱漱口也可以。
误区五、不吃糖就不会得牙病
不吃糖确实能够减少发生龋齿的几率,但平时吃的糖跟致龋的糖是不一样的,平时的面包、馒头等含有淀粉的食物,在口腔中水解后也会产生小部分的糖,同样能够腐蚀牙齿。
误区六、药物牙膏可治疗牙周病
药物牙膏确实有一定的清热解毒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它们没有办法清除牙结石、牙菌斑这些引起牙齿疾病的根本原因。所以,日常应该做好牙齿清洁来预防牙周疾病。
误区七、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洗牙后出现酸软、对刺激敏感,属于正常现象,并不是牙齿变坏,而是因为牙齿长期被牙结石包裹,没有接触到刺激性的食物造成的。正规的洗牙不会对牙齿造成任何伤害,是口腔清洁的重要手段。
误区八、人老牙齿必然脱落
并不是老年人就一定要掉牙,虽然说年纪大了,牙槽骨萎缩,牙齿容易脱落,但是只要做好牙齿保健工作,定期检查口腔,摄入对牙齿有利的营养,80岁一样能拥有20颗好牙。
以上就是牙齿保健容易出现的8个误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