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女性的多种器官都可以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具体包括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只要没有症状,支原体阳性只是它在人体内正常寄居,这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从病原学来说,支原体的致病能力弱于很多其它病原体,所以当真的出现炎症而且检查出支原体阳性时,就要先考虑有无其它病原体。因为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导致身体炎症后,身体局部抗病能力下降,才继发支原体感染的。此时,支原体只是“过客”。如何理解上述的描述呢?例如:女性阴道炎时,由于阴道炎症破坏了原来的阴道环境,使得阴道的局部抗病能力下降,支原体乘机生长繁殖。此时,支原体就是“过客”。当阴道炎治愈后,只要没有症状,即使支原体是阳性也没事的。此时表明阴道的局部环境已经得到修复,局部抗病能力提高,和支原体达成平衡,即支原体只是和身体“和平共处”,处于正常寄居状态。
2.分类
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炎症一般有以下七种。
(1)阴道炎
阴道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包括淋病双球菌、霉菌、滴虫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症。阴道炎根据年龄和感染源的不同,可分为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气肿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
(2)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盆腔所指的范围包括:子宫,两侧输卵管与卵巢以及支撑这些器官的附属组织。致病的原因通常是致病菌感染了内生殖器官。健康的妇女依靠自身的自然防御机制。在通常情况下很少发生此病。
(3)尿道炎
尿道炎为一常见病,多见于女性,致病菌以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常见。多数病例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可有或无菌尿。尿沉渣中白细胞数>5个/高倍视野。
尿道炎为尿道中的炎性病变,常由性生活传播而引起。多见于女性,因女性尿道短,尿道外口常与阴道分泌物接触。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道炎的尿道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或有糜烂、溃疡,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分泌物,慢性尿道炎晚期可形成尿道狭窄。
(4)附件炎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也不易区分,这样,盆腔腹膜炎、宫旁结缔组织炎,就也被划入附件炎范围了。在盆腔器官炎症中,以输卵管炎常见,由于解剖部位相互邻近的关系,往往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
(5)宫颈炎
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是导致宫颈炎的主要诱因。如性生活过频或习惯性流产,分娩及人工流产术等可损伤宫颈,导致细菌侵袭而形成炎症,或是由于化脓菌直接感染,或是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是阴道内放置或遗留异物感染所致。
(6)宫颈上皮异位
宫颈上皮异位的发生是由于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或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如性生活损伤宫颈,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导致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的是,由于性生活时阴茎与宫颈有着直接的接触,如果不注意性生活卫生,可以直接把病菌带入阴道,感染宫颈;而对已患宫颈上皮异位的妇女来说,则可加重其宫颈炎症,有可能使糜烂面扩大。严重的宫颈上皮异位有时还会出现性交时出血。因此,无论女性是否患有宫颈上皮异位,都要注意性交卫生,性生活后男女双方都要清洗外阴,男方要注意清除包皮垢,因为目后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致癌物质。患宫颈上皮异位后还要积极治疗。
(7)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来源于宫颈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层柱状上皮覆盖有丰富的微血管,因而颜色鲜红、柔软脆弱。轻轻触动就会出血,以至于经常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另有一种来自宫颈阴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复层鳞形上皮所覆盖,由于间质内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以颜色浅红,质较韧,基底较宽病位表浅。子宫颈是子宫下端的部分,其内腔呈圆筒形或梭形,称为宫颈管。它的上端为宫颈内口,下端为外口。宫颈管表面有一层粘膜,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得颈管粘膜不断增生,堆积,并且从粘膜的基底层向宫颈的外口突出,从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着在宫颈管内或宫颈的外口,一般比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也有较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有蒂,随着生长而突出于宫颈口外。息肉小的,则仍留在宫颈管,仅微现于宫颈口。
3.常见病因
(1)生理原因
①女性外阴部位皮肤非常娇嫩,皮肤汗腺丰富,皱褶多,隐蔽不暴露,透气性差,容易被病菌攻击。
②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是相通的,这是女性生殖器的独特之处,病菌可由阴道进入子宫。
③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它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菌和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④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
⑤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
(2)病理原因
①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垫,经期性生活等。
②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
③人流、分娩等妇科手术对宫颈及阴道造成损伤,引发感染。
④女性外阴和阴部粘膜是参与性活动的重要器官,性生活会对局部组织产生损伤或交叉感染。
4.预防措施
(1)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也不能用洗浴剂反复清洗外阴或冲洗阴道,而引起阴道PH改变,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破坏阴道酸性抗菌屏障,不滥用强刺激的激素类外涂药物。
(2)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避免内裤与袜子同洗。
(3)平时注意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干爽,特别是在月经期间更要注意这一点,不穿化纤内裤及牛仔裤。
(4)男性平时洗澡时,应将包皮翻转,洗净包皮囊内的包皮垢,是预防炎症的简单可行的办法。
(5)避免不洁性交。
(6)避免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
(7)如果长期口服避孕药而导致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应停用避孕药,改用其他方法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