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念珠菌性阴道炎
(1) 80%~90%的病原体为念珠菌,酸性环境容易生长,为二相菌(酵母相、菌丝相)。
(2)患者阴道pH值为4.04.7,且pH值经常低于4.5。
(3)条件病原菌(酵母相菌丝相)。
(4)常见诱因:大量应用妊娠、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
(5)其他诱因:胃肠假丝酵母菌、紧身化纤内衣、肥胖者。
2 .细菌性阴道病
正常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 细菌性阴道病时,由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厌氧菌等增加引起的内源性混合感染。
3 .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阴道内pH值增高,局部抵抗力下降,其他病原菌容易过度繁殖或侵入而发炎,以需氧菌为主。
4 .幼女性阴道炎
由婴幼儿外阴发育差、雌激素水平低、阴道内异物等诱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5 .滴虫性阴道炎
(1)阴道毛滴虫适合在温度25~40、pH5.2~6.6的湿润环境中生长。
(2)月经前后阴道pH变化,月经后接近中性,滴虫容易繁殖。
(3)患者阴道pH值一般为5.0~6.5,大多数pH值大于6.0。
(4)寄生于阴道、尿道或尿道旁腺、膀胱、肾盂、男性包皮皱褶、尿道、前列腺。
(5)与其他阴道炎经常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