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我会看到宝宝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是不是不正常啊?2-3岁的孩子自言自语是很正常的情况,家长不要太担心了.现在我们就来解释一下宝宝为什么会自言自语吧!
宝宝自言自语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必要过程.
3岁以后的孩子常常边玩边嘀咕,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独白。 这种语言现象有时是在孩子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如:一个孩子在画画,一面画,一面嘀咕:“这是山,山后有个亭子,屋后有条小河。啊,冬天河冻了,小朋友在上面滑冰,小红也在滑……”这种自言自语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把这张画画完为止。这是一种游戏语言,也是行动的伴奏。另一种情况是在遇到困难时发生独白。如:孩子在拼图时遇到困难,就说:“这个放在那里?不对。这是个什么?唉!这应该放这儿。噢!对了,对了。”这时,孩子说话比较简短、零碎,旁人听了难以理解。这就是问题语言,是孩子在碰到困难时,常常在自言自语中寻找治疗办法的一种语言。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1~3岁幼儿,是以学习外部语言为主的。到了4~6岁时,其内部语言才开始形成。幼儿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因为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能单独地思考问题。但由于幼儿的语言动作调节功能的发展尚不完善,还不能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便出现了既有说出声音的特点,又有自己对自己说话不发出声音的特点。也就是既有外部语言,又有内部语言。孩子到了6岁以后,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会逐渐消失。
父母也不要过分的鼓励宝宝自言自语,过多的鼓励会影响宝宝语言的进程.如果到了八九岁还常常自言自语,那家长就要注意,可能是一种病态,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