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休息两天,当妈的照常“工作”
——带娃、哄娃、遛娃……
可能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疑问,
平时宝宝吃饭、玩耍都很老实,轮到妈妈带了,老是要抱抱,
而且到中午睡觉的时间了也不睡,拉着妈妈玩好久。
你上厕所,宝宝跟着守门外边;
你吃饭,宝宝要你抱抱不下来;
你一走开,宝宝就马上哭闹着找你
……
平时帮忙带娃的婆婆,还没好脸色、发脾气,
甩一句话过来:
“你只要在家,孩子就不好带!”
猪队友看不惯会呵斥孩子,还要来指责:
“你看,孩子都被你给惯坏了,你不在家的时候孩子乖得很。”
一个不服气,上升到激烈的争吵,差点要离婚。
撇开婆媳之间的微妙关系,宝宝如此黏人、不好带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妈妈在,孩子就不乖?仿佛孩子生来是“磨娘精”,不是“磨爸精”?
孩子看到娘,无事哭一场
孩子的安全感都来自于妈妈,从出生后母乳喂养开始,每天面对最多的是妈妈的微笑,恒温的母乳给予宝宝健康的成长。再加上每天晚上醒来后,妈妈第一时间抱他入怀,这份安全感早已经奠定在他的内心里。
1~2岁,是孩子出现黏人行为的最明显阶段,他们把妈妈看作一个“安全基地”,当有安全需求时,就会返回看护人身边。3岁前的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安全感的渴求也很旺盛,他们习惯了依恋妈妈,从妈妈那里不断吸取成长的力量。就是因为在妈妈面前是放松的状态,所以,他们心中压抑的情绪才敢大胆的抒发出来,开心了可以大笑,不开心了尽情的发脾气。这不就是孩子在给妈妈撒娇的一种方式?
家有磨娘娃,该怎么办?
如果你家也有这样的情况,你回到家宝宝变得不好哄,不妨再多一些耐心。因为,白天压抑的思念,他太小,实在无法表达清楚,所以才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
在这个时候,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其他家人的评判和干扰。告诉他们,这很正常,无论是妈妈还是孩子,都不需要被指责、被批判。
然后,不要跟孩子讲什么“你要懂事、要体谅妈妈”之类的大道理,不妨紧紧地抱着他,告诉他:“我知道你是累了/困了/心情不好/想妈妈,妈妈陪着你,妈妈爱你。”试试看,一定有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