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孩子的玩具里,
还是一些小家电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纽扣电池。
由于其体积小、外观诱人,
对儿童极具吸引力。
随之发生误吞意外日益增多。
近日,西安一名3岁女童在家中玩纽扣电池时不慎误吞入食道,随之出现呕吐等症状,家长连忙把孩子送到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孩子食道严重灼伤、粘膜严重糜烂。幸好送医及时,手术后电池已取出,女童脱离了危险。
医生表示:每年科室会遇到几十例误吞纽扣电池的案例。这里不得不提醒家长们,孩子一个好奇的举动,很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家长们一定要当心,时刻看好自己的娃!
误吞纽扣电池危害到底有多大?
每年儿童误吞异物的病例有很多,多数是误吞了玩具零件、果核、瓶盖、纽扣电池、硬币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纽扣电池。
这是因为纽扣电池内含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等特点。一旦进入食道,在人体体温、液体的浸泡下发生短路、放电产热导致局部组织发生严重烫伤;其表面的氧化锌和银与食道粘膜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轻者会造成食道粘膜糜烂,重者会使食道壁破坏、胃肠穿孔,内脏被灼伤,出现高热、疼痛、呼吸困难和白细胞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误吞了纽扣电池,需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取出来!拖得越久后果越严重!
该如何预防?
1、妥善保管家中含有纽扣电池的玩具及产品等,勿置于幼童能接触的范围内,以防幼童塞入鼻子或误吞。
2、家长要教育好孩子,不要往鼻腔放异物或误吞异物。
3、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拒绝进食、呕吐、流口水等疑似异物卡喉的现象,应第一时间送医,尽快将其取出。千万不要通过大口吞咽食物的方式来消除异物,也切不可等待孩子自行排出。
除了纽扣电池外,也要警惕下面这些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危险物:
1.牙签、缝衣针等尖锐物
牙签、别针、缝衣针等尖锐物品一旦被误吞,会刺伤宝宝的食道或肠壁,甚至伤及内脏器官,引发严重的胸腔或腹腔感染。因此这些物品要收纳妥当,也尽量不要使用牙签给宝宝喂食物。
2.硬壳果、圆物
花生米、黄豆、瓜子、枣子、爆玉米花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给孩子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3.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很容易折断和摔碎,不但碎玻璃可能扎伤宝宝,体温计里水银流出后,也可能发生汞中毒。因此应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4.药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药品或有毒的外用药、老鼠药、灭蝇药等,都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柜中、抽屉里加锁保管,以防孩子误服中毒。
5.充电器、电源插座等
不用的充电器要拔掉收起来。使用电源插座保护盖,避免孩子玩插座触电。
6.太小的玩具
玩具不应该太小也不应该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个玩具大于孩子的嘴巴;同时也要避免孩子玩耍塑料小球、硬币等,防止将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内发生意外。
7.石灰干燥剂
许多零食里都有干燥剂,有些孩子会喜欢拿来玩儿,可万一不慎把干燥剂丢进了保温瓶,就会导致保温瓶爆炸。应教育好孩子不要随意拿来玩。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