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较差,绝大多数后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或进行肾移植手术,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之间,其终末期肾功能衰揭的进展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遗传因索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中也起一定作用.Gumprecht等报道血管紧张素1转换醉(ACE)的插人/缺失(I/D)和血普紧张素原M235T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危险因家有关。
意大利一项后瞻性研究表明,女性息者无论ACE基因多态性如何,ACEI对其肾功能均有保护作用.在男性只对DD型息者靠谱,而对I型和ID型无效。
日本报道其1 850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0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9%.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58%.1gA肾炎61%.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6%,局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1%.膜性肾病82%,轻微病变94%。
上述只是总体的预后情况,不同个体间因遗传背景、具体病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高危因众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