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以日本川崎富作医师的名字命名的,又被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根据以往数次小流行中,有家庭发病情况,临床上又有许多表现似急性感染,提示似有病原体存在。
通过统计,发现川崎病亚裔人发病人群相对多,日本民族比较多见;病情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6-11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1.35-1.5:1),复发率约1-3%,四季都有可能发病,我国在春夏之交稍多发。
川崎病症状:
1、患川崎病的患者发热数日后掌跖面红肿且痛,躯干部出现斑丘疹,面部四肢也有,不痒,无疱疹或结痂。 2、发热数日,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特别重,只有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裂隙灯可能查到后虹膜睫状体炎。
3、唇面红肿、干燥和皲裂,甚至有出血;舌常呈杨梅舌,口腔粘膜充血,但无溃疡。当有发热并且看到眼、唇及皮疹表现时,基本可诊断川崎病。
川崎病在临床初表现为高热(39℃以上),热程在五天以上,一般为1-2周,有的热退1-2天又高,热程长的可达3-4周,退热药仅短暂稍降。
川崎病的大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恢复,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这也是早期病情容易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少数会产生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严重的产生动脉瘤迁延多年。
对于家长要重视川崎病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即使一切正常,也要保持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孩子成年后仍然需要保持。目后,很多关于川崎病发热报道,青壮年期的冠心病患者与儿时的类似川崎病的患病历史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