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通过密集接触传播为主,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把握好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也尤为重要。
早发现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毒素可通过血液进入体内,也可经淋巴和神经途径进入人体内。发病后,若患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则会出现口咽肿痛或全身不适,极可能迅速转为重症。少数患儿还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致其死亡。所以,越早发现,对手足口病的治疗越有利。
早诊断
手足口病早期常有发热、咳嗽、口腔不适、咽痛等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症状,所以很容易导致误诊,贻误病情。医生提醒家长注意,早期的手足口病患儿同时伴有口痛、腹痛、厌食等表现,患儿口腔、咽、软腭、黏膜、舌、齿龈等部位会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破溃成小溃疡;疹子不像蚊虫叮咬,也不像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和水痘。
当患儿出现如上症状时即可凭直观初步诊断为手足口病而及时就诊。莫等患儿出现体温超过38.5℃,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烦躁不安、持续发烧、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再带患儿去看急诊,这样很可能错过治疗时间。
早隔离
手足口病以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在发病的周传染性强。
此外,病毒还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后的手、毛巾、手绢、茶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可造成传播。所以,手足口病患儿应尽早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范于未然。
早治疗
手足口病跟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也可自愈。但由于此病患者常为儿童,抗病能力较差,若患病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发育状况。
以上就是医生针对手足口病所进行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能够及时的了解疾病,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儿科医生免费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