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一位公交车女司机在车上设立“妈咪小屋”,为外出宝妈哺乳提供方便,网友纷纷点赞。
关于公共场合哺乳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发舆论,之前“宝妈公交车上哺乳,遭大妈偷拍并转发”,没有宝妈愿意在公共场合哺乳,但是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宝妈也是被逼无奈,如果宝宝一直哭闹不停,又有人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河南女司机的举动,的确让人感到暖心。
哺乳妈妈的心酸
对于哺乳,宝妈又何止这一件无奈的事情呢?许多新手宝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一直使用的是错误的喂养方式。
不正确的喂养表现
当宝宝只吮吸乳头,将乳头含在口腔深处,而不是含住乳晕部分;吮吸时不深,也缺乏规律;在你乳汁量增加之后,没有听到规律地吞咽声音;在喂养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乳头皲裂或流血这类的损伤迹象,说明喂养方式有误,需要及时调整姿势。
正确的喂养表现
当宝宝有节奏且有力吮吸,停顿一会就发出啧啧声,可以听到有规律的吞咽声,并且在宝宝吮吸乳头后,感到舒服。
常见的吃奶模式
为了让哺乳过程中,宝宝可以更好的吸收营养,宝妈还需要了解宝宝的吃奶模式,可以避免在哺乳过程中,宝妈急躁对宝宝吼“快点喝奶”的情况。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进食风格,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将婴儿常见的吃奶模式分成了五种。
梭鱼型:婴儿不会浪费时间。一放到胸前,他们就会立刻张开大嘴咬住乳晕,努力吃上10~20分钟。一般吃上一段时间后就没那么迫切了。
过度兴奋型:婴儿一看到乳房就会进入兴奋状态。他们会咬住乳头,如果不小心放开,就会因挫败而开始尖叫,这样就更加无法好好吃奶。每次喂奶时都必须哄几次,帮他们冷静下来。给这类婴儿喂奶的关键是他们一醒来就立刻喂奶,不要等他们饿过头。
拖拉型:吃奶很费劲,直到母亲的奶量增加以后才会改善,即常说的“下奶”以后。婴儿看起来比较清醒或嘴巴有吃奶动作时将他放在胸前喂奶。
如果婴儿不愿意吃奶,有时将他赤裸着放在躺卧着的母亲同样赤裸的胸腹部可改善情况。婴儿可能自己去胸部找奶吃,也可以等一会儿后直接将他放在胸前。哺乳等一会儿后直接将他放在胸前。
美食家型:总是在玩乳头、先尝尝乳汁的味道、咂咂嘴巴,然后才开始吃。如果被催促或刺激加快速度,他们会生气,而且用尖叫来抗议,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忍耐。玩几分钟后,他们还是会安稳下来乖乖吃奶。但要确定婴儿的嘴唇和牙龈含住的是乳晕而不是乳头。
吃吃停停型:婴儿会先吃几分钟,再休息几分钟,然后继续吃。有些会含着乳头睡着,大约半小时以后醒来接着吃两口当点心。这种模式会让人很烦,但不能催,解决方法就是留出更多的喂奶时间,灵活应对。
了解婴儿的吃奶习惯是宝妈在分娩后前几周遇到的较大挑战。一旦了解了他的模式,你会发现更容易判断他何时肚子饿,何时吃饱,他每天需要吃几次,每次要吃多长时间。一般来说,最好是在婴儿刚出现饥饿迹象时就开始喂奶,不要等到他开始哭。当宝妈充分了解宝宝的喂奶模式时,宝妈和宝宝都会在哺乳过程中倍感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