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世界上
每诞生一位宝宝
就会产生两位研究生
(网图侵删)
便便研究生:不放过宝宝的每一坨大便,希望通过便便的颜色、气味、形状等,识别宝宝的健康状态。
曾有一个三天没有大便的宝宝来到医院寻求帮助,根据宝妈口述,在这期间,为了让宝宝便便,多喝水,喂益生菌,用“嗯嗯”声引导宝宝等方法,都没能让宝宝成功大便。医生建议家长送宝宝水疗,没想到这位三天没大便的宝宝,水疗完之后,立刻就便便了,还连拉两次便便。
(网图侵删)
水疗不仅能帮助宝宝解决便便问题,对治疗脑瘫宝宝也非常有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6岁以下脑瘫儿童约有31万。而且儿童脑性瘫痪患病人数平均每年还以4.6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多数患儿因没有早期发现和治疗,造成了终身残疾。
水疗利用水的温度,静压,浮力等功效,帮助脑瘫宝宝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改善感觉功能,平衡能力等,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扩大关节活动。
水疗康复原理:
温度刺激
水疗室室温保持20~25°C,水温 27~30°C,温水浸泡可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涡流冲击
采用涡流浴缸,利用水冲撞时的机械刺激缓解患儿的肌张力。
按摩作用
水的按摩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
浮力作用
水的浮力可使患儿克服重力影响,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正常运动。
静压和阻力作用
水的阻力可以提高患儿对肢体活动的感知性和控制性,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脑瘫宝宝常见的水中运动方式
适应性运动
宝宝初次进入水疗池中,出现握拳,紧张是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对环境不熟悉,缺乏安全感。家长和医生在这个过程中,与宝宝多进行肌肤接触,让她适应环境,使她全身放松,促进宝宝在水中的独立活动。
垂直回旋
宝宝仰卧在水面,学习坐位,立位姿势,身体在矢状面上回旋和从垂直面这两个方向朝向水平方向的体位转换。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宝宝要先掌握对头部控制的能力。
侧方回旋
以宝宝身体的纵轴为中心的模式的回旋,比如:从仰卧位经过侧卧位向俯卧位回旋。
平衡—静止
宝宝如果想要获得效果好一点的运动方式,需要学会轻轻地横卧在水面上。否则会因为体位的不适而扭动身体,造成对自身平衡的失控而使身体下沉。
水上的滑动
宝宝学习向前游动时,轻轻支持患儿肩胛骨下侧,一边减弱支持力,一边推着仰卧在水上的患儿向前滑动,辅助体验水中的滑动感。
一直以来我们深圳远东妇产都在坚持宣传的水疗的各种功效,尤其是对脑瘫宝宝的治疗。每一个脑瘫宝宝都是被折翼天使,他们本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健康快乐长大,却因为各种因素,让他们与正常宝宝相比有了一些缺失,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早发现早治疗,也许奇迹就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