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发生后经常有一菌血症阶段,细菌来自局部感染灶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然后随血液通过血脑屏障进人脑膜。存在于鼻咽部的细菌也可侵入伸向脑部的血管,或引起细菌性脑血管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脑膜发炎。病原菌也可从脑部周围组织炎症如中耳炎、乳窦炎、鼻窦炎等直接蔓延至脑膜;或从脑脓肿溃破至脑膜。颅脑外伤、脑室分流术等手术,均可将细菌带人脑膜。
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以及脑膜炎双球菌。
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1.肺炎球菌脑膜炎:
(1)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出现1-3周发病;还有继发于败血症、中耳炎和乳突炎的。
(2)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
(3)脓性渗出物多集中在颅顶部,蛛网胶、颅底部受损较轻,脑膜刺激征不如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典型。
(4)病程迁延,反复再发。
(5)脑脊液细胞数增多,涂片可找到笮兰阳性双球菌,细菌培养阳性率可达80%,易并发硬脑膜下积液或积脓。
2.流感杆菌脑膜炎:
(1)多发生于秋、冬、春季,3个月至3岁发病居多。
(2)有明显呼吸道感染后驱病史,1-2周后突然出现高热、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
(3)脑脊液涂片可查到革兰阴性多形态的球杆菌。
(4)易并发硬脑膜下积液、积脓、脑室膜炎。
3.大肠杆菌脑膜炎:
(1)多发生于2周岁以内的新生儿,大多缘于母亲的产道、脐部、尿布疹感染。
(2)脑脊液为脓性改变,涂片及培养阳性率髙。
(3)预后差,死亡率高。
4.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1)多在夏季发生。
(2)各年龄均有发病,新生儿晚期及年长儿发病率高。
(3)发病后有脓毒性疾病后驱病史,如新生儿脐部感染、年长儿皮肤脓疱疮、中耳炎、蜂窝炎及败血症等。
(4)有脓毒败血症的表现,如肺大泡、脓胸、肝脓肿,皮肤可见猩红热皮疹或小动脉栓塞、坏死。
(5)脑脊液呈脓性,细胞数数千至数万,涂片可见成堆的革兰阳性球菌,培养阳性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