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
疼痛是常见的症状
“小宝宝的阴囊突然鼓了一圈,还叫痛,是疝气吗?”“我家宝宝有疝气,吃药能好吗?开刀、麻醉会有危险吗?”“宝宝那么小,要不要等宝宝大些再开刀?”这些都是在儿外科门诊中父母常问的问题。
小儿疝气俗称小肠气或气卵,是小儿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形成的原因是胎儿在母体发育期间,睾丸由腹腔向下延伸至腹股沟再进入阴囊,形成腹腔和阴囊相通的管道,称为鞘状突。
女宝宝也会有疝气,女宝宝疝气囊会沿着圆韧带走,从而产生疝气或水肿,严重时可合并卵巢、输卵管甚至子宫掉入疝气囊的情况,经常反复的卵巢、输卵管疝出或一次性嵌顿会造成较重损害,增加生殖风险。
除了这种先天性应封闭而未封的腹膜鞘状突之外,另一个构成腹股沟疝气的必要条件是腹压增大。常见的原因是小孩因哭闹、咳嗽、排便或运动时形成腹部压力增加,使得腹腔内的肠子、网膜、卵巢或腹水被推进疝气袋内,产生腹股沟区域的一个突出肿块。此时较大的孩子会叫痛,较小的婴幼儿则以无原因的哭闹来表现。
【观点】孩子得了疝气应早治
不少家长认为,小儿疝气能不治自愈。儿科医生说,不排除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疝气就不再出现,但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一岁以内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活动量增加,在腹压增大的情况下,疝气还有可能复发。
医生指出,小儿疝气一般在小孩出生后不久就会发生,发生率较高。出生后至成人任何年龄都有发生。当孩子哭闹、奔跑等用力后就会在阴囊上方或阴囊内看到包块,安静后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发病很久了家长还不知道,导致错过治疗时机。
医生提醒,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就要检查孩子有无疝气的发生。发现疝气后,要尽早带孩子上医院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