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孕妈都看过古装电视剧里生产的情节,镜头里产妇撕心裂肺地疼痛,在床上一生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现实情况真的有这么恐怖吗?据了解,如今已有多种减轻分娩疼痛的方式,分娩、水中分娩、物理镇痛办法,而且孕妈可以采取多体位分娩,减轻疼痛。
目后常见的分娩姿势包括六种:
(一)仰卧位
产妇平躺在床上,两腿张开抬高。优点是进行产科处理及新生儿处理时较为方便,符合医务人员的需要。缺点是子宫会压迫静脉,可使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产道比较狭窄,增加难产的机会;胎儿的重力失去原有的作用,导致了产程的延长,容易使产妇的乏力。
(二)侧躺式
侧躺并蜷缩背部,将孕妇的一脚抬起。优点是可以使会阴放松,减少静脉的受压以及防止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减少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缺点是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操作较不便。
(三)后倾跪式
可以减少阴道撕裂和会阴切开的机率,有助于横位的胎儿的分娩。缺点是产妇感觉较累,膝盖称重较大。
(四)蹲坐式
(五)站立式
产妇借助支撑蹲、坐或站立,优点是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增加子宫收缩力,缩短第二产程;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可使胎头在产道中顺利旋转;产道宽度增大,可使产道横断面增加30%。缺点是产妇较为劳累,久坐会造成会阴水肿,不适合有急产倾向以及产程进展较快的产妇。
(六)跪姿
一些看过国外分娩真人秀的孕妈都知道,产妇在野外生孩子,采用动物分娩的方式跪姿,这种方式也可以减轻疼痛。
如今远东采取多体位待产(产程),如果出现胎儿胎位不正等情况,助产士也会让产妇采用多体位分娩的方式顺利生产(第二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