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外阴炎的原因。外阴是指女性生殖器,即外阴外露部分,包括会阴耻骨联合和两大腿之间的组织。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腺、前房球、尿道口、阴道口和处女膜。其上界为阴囊,下界为会阴。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宫颈粘液呈碱性),因此会抑制病原体的活动、繁殖和上升,通常不易发生炎症。当阴道分泌物pH值改变或特殊病原体侵入时,会引起炎症。因此,碱性沐浴露或清水不宜用于外阴清洁,而pH4弱酸女性护理液可用于日常保养,保持外阴自我清洁功能。
引起女性外阴炎的病原体。
引起女性外阴炎症的病原菌不超过两种,即阴道内原寄生菌或外感病原体入侵。正常情况下,阴道杆菌在外阴占优势,厌 氧菌、支原体和念 珠菌存在,形成正常的生态平衡。但当人体抵抗力低下,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组织损伤,性交等外界因素破坏外阴生态平衡时,这些寄生菌就会成为致病菌,突破阴道屏障而引起感染。
外部感染主要接触厕所、浴缸、浴室、椅子、毛巾和脏卫生纸。因此,性健康是预防疾病的前提。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对阴道的刺激,减少精液对阴道pH值的影响,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另外,使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进行日常保养和清洁外阴。用水或碱性浴洗涤会破坏阴部酸碱平衡,抑制正常乳酸菌的生长。当其他致病菌(如厌 氧菌)繁殖时(厌 氧菌的脱羧酶作用于加德纳菌产生的一些氨基酸,产生挥发性胺和难闻气味),阴道表面附着细菌的细胞脱落,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外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