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大腺炎症,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婴幼儿及绝经后很少发生。病原体多半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少数为淋球菌。
后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因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交分娩及其他情况下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侵入而引起后庭大腺炎。后庭大腺感染时常先累及腺管、腺管口因炎症充血水肿而阻塞分泌物及渗出物不易外排可形成后庭大腺脓肿。
后庭大腺炎中医治 疗法:
一、应用抗 生 素 治 疗同时以中药外治
后庭大腺的炎症多由外阴部的病原菌侵袭所致,抗 生 素 治 疗有一定的作用,但往往易复发,出现反复感染。中药外治法对其有满意作用。对急性期腺体肿胀显然尚未成脓者,可以青霉素800~1000万U,或庆大霉素32万U静脉点滴的同时再以苦参、龙胆草、生甘草各30g煎场去渣、坐浴或熏洗患 处;亦可用黄柏、生石膏研极细面,调以香油,敷于肿胀的外阴表面。另外在熏洗外阴时,如有可能亦同时冲 洗阴道,使整个外阴部及阴道保持清洁卫生。
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中药治 疗
脓肿一旦形成,应当尽快切开排脓,彻底引流,此时配合中药内服及外治,可以使脓汁加快排出,炎症迅速消退,常用清 热 解 毒法为主,佐以活 血逐瘀、软坚散结、托里排脓等法。用药;土茯苓、双花、连翘、皂刺、山甲、赤芍、丹皮、黄芪等。切开排脓后多以黄芩、黄柏、冰片浸制药线引流。再以洁尔阴洗液,或洗必泰洗液按时清洗外阴及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