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是耳道里的分泌物,内含油脂与防 菌的酵素,对耳道的皮肤起到保护作用。耳垢的分泌腺集中在耳道入口附近,因此耳垢常会积聚在耳道外围。一些爱干净的妈妈看到可能就受不了了,一定会想尽办法去清干净。而有些妈妈则不这么认为,因为宝宝耳道小,稍不留神可能就会弄伤耳道,影响听力。
到底该不该给宝宝掏耳朵?
宝宝的外耳道发育尚未成熟,大多成扁平缝隙状,加上耳内的皮肤比较稚嫩,经常掏耳朵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轻则掏伤耳内皮肤引起炎症,重则把鼓膜捅破,使听力受损。
一般情况下,耳垢会随着宝宝的咀嚼、张嘴或打哈欠等活动,借助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自行脱落,并排出耳道,所以不必担心耳垢过多的问题。耳垢因为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在洗澡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有水流入耳中,耳垢就能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避免感染性疾 病的发生。
如果宝宝的耳垢没有变干变硬,可用湿布卷起来,慢慢伸入如多转一转,把耳垢转出来。如果耳垢比较硬,就不能用湿布了,应用儿童专用的棉棒,掏一掏外面的耳垢。掏之前记得先在耳道抹上一点香油,使耳垢软化,再把耳垢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