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女儿欣欣今年刚满三岁,开始上幼儿园了。姐姐说幼儿园的老师跟她反映,说欣欣在学校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总是自己一个人闷闷不乐的。那可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合群一点,交到新朋友?
现在的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活泼,与人交往的时候落落大方。如果孩子胆小内向,不合群,很难融进集体生活中,家长们就会很担忧。
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本书里认为,孩子和不合群跟他的年龄有关,一个喜欢自己单独玩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孤僻、不合群,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逐步发展的。
我们来认识一下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过程:
1~2岁:喜欢自己玩
这个阶段的孩子跟婴儿时期差不多,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很少会考虑别人。他们不喜欢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等。只想自己拥有,甚至看到别人有的都想要抢过来玩一下,他们只注重自己的需求跟欲望。但是有时候会对同伴感兴趣,尽管很少主动凑近跟别人玩。强行把两个这样的小朋友放一块,他们也是各玩各的,不会分享与合作。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不用担心他是不是不合群,他们在通过独自玩耍来发展自我意识。着急地让孩子去交朋友,反而会破坏他们的安全感。
2~3岁:喜欢争抢
当孩子2岁多点就会对父母的依赖会逐渐减少,安全感增强,这时孩子会愿意跟别的小伙伴玩,虽然大多出现争抢玩具的情形。因为孩子还小,不懂怎么处理矛盾。等到孩子3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换玩具、轮流玩耍的方式,自己解决跟小伙伴之间的纷争了。
4~5岁:有自己的好朋友
这个阶段的孩子社交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可以和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了,甚至还会有自己的好朋友。比如会经常问,妈妈我待会能去找XX玩吗?他们会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如果孩子4、5岁了还是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父母就要重视了,引导孩子去社交。
如何帮助孩子交朋友?
给孩子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如果孩子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那我们可以给孩子多提供一些机会。接触的人多了,孩子自然会遇上他想主动靠近、交往的小伙伴。比如多带孩子去游乐场、公园等经常有孩子玩的地方。也可以问问孩子喜欢干什么,给他报个幼儿兴趣班,里面都是一群跟他兴趣一致的孩子,比较容易交到新朋友。如果发现孩子有可以玩到一块去的小伙伴,父母们要多加鼓励,可以邀请孩子及其家长到家里作客,孩子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面对熟悉的小伙伴会更加放松自在。
如果孩子实在很抗拒跟人交往,那不要一开始就把孩子带到一个陌生的人群中让他强行融入。这样做会加深孩子的恐惧,孩子会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更加不喜欢交往了。对这类型的孩子,首先要多沟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跟小伙伴一起玩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给孩子选择性格温和、好相处的小伙伴,数量在1-2人就好了。
培养孩子的自信
很多孩子胆小内向,不愿意跟人交往,是因为缺乏自信。自信的孩子会更乐意与人交往,父母应该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比如平时在家里,可以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做好之后可以给孩子一点奖励,让他为自己的劳动成果骄傲,让他知道自己也可以做好一些事情。还要给他一些选择的机会,让他自己做主,比如今天他想穿什么衣服,想去玩什么,想去吃什么,都让他自己决定。当孩子独立处理事情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父母也要多给他鼓励,让他感受到父母相信他能做好。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这些都是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的方法。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开朗活泼,懂得分享,对人友善,那自己也要做好榜样。如果父母平时为人尖酸刻薄,很少与朋友来往的,那孩子也会对人际交往没有兴趣。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朋友的聚会派对,让孩子知道人都是需要朋友的。平时买多了水果、零食,或煮了糖水等都可以让孩子拿去给邻居,让他学会分享。父母待人友好,温和有礼貌,相信孩子也会看在眼里,规范自己的言行的。
教孩子社交技巧
社交也需要学习技能的。很多孩子在交友的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问题,比如语气不好,或是表达的方式不对,让其他小伙伴觉得不舒服,自己也没有发现自身的问题。导致出现很多小矛盾,小误会,闹得不愉快,孩子自然就不能好好享受交友的乐趣了。我们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教一些解决方法。比如很多孩子在跟小伙伴玩玩具的时候,如果想要玩一下对方的玩具,会直接过去抢,嘴里嚷嚷给我玩。这时候家长可以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么霸道会令人讨厌的。可以礼貌一点,跟对方说:“可以把你手上的玩具借我玩一小会吗?待会我就还给你,你也可以玩我的这个。”要经过别人的同意,而不是强行去抢。
关于社交的教育,家长们要放松心态,正确引导,相信孩子可以交到好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