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叶酸对于预防胎儿畸形非常重要,缺乏叶酸会起死胎、流产、脑和神经管畸形,还可导致眼、口唇、腭、胃肠道、心血管、肾、骨骼等器官的畸形。围孕期补充叶酸就可以使脊柱裂和其它严重出生缺陷的危险性降低72%。
叶酸可以完全依靠食补来实现吗?
很多准妈妈认为,一般的绿叶蔬菜和动物肝肾中都含有大量叶酸,只要经常性地补充,就可以解决叶酸缺乏的问题。
这样的补充方法并没有什么问题,针对性地食用含叶酸量高的食物,确实是孕期增补叶酸的重要途径。但是单纯依靠“食补”叶酸,容易出现“增补不足”的问题。
这是因为天然食物中的叶酸,遇光、遇热都很容易氧化,失去活性,而且在食物储存、加工、烹饪过程中50%~95%的叶酸会遭到破坏。
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会损失50%~70%;一些不适当的烹饪方法会让食物中的叶酸流失。
比如,含叶酸丰富的绿叶蔬菜,如果用水煮,由于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会溶于汤水中,很难被利用。而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也会大大丢失。
因此,我们能真正从食物中获取的叶酸其实不多。
调查显示,中国育龄妇女膳食叶酸摄入量平均为每天266微克,如再减去50%~90%的烹调损失,食物中的叶酸量远远不能满足准妈妈和胎儿的需求。
因此,准妈妈在适当多摄入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及豆类食物的同时,还要另外选择合适的叶酸补充剂。
叶酸既然这么好,多吃点好不?
答案就是也不行。
为了胎宝宝健康出生,准妈妈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推荐量摄取叶酸。过量补充不光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危害。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叶酸片主要有两类:普通型和孕妇专用型。普通型叶酸片主要针对一般人的贫血症状,每片含叶酸5毫克。
在孕期,推荐准妈妈服用的是“小剂量叶酸增补剂”,每片中仅含400微克,也就是0.4毫克叶酸。也就是说,普通型中的叶酸含量是孕妇专用型的12.5倍。
有研究表明:大剂量补充“叶酸片”(即每天服用叶酸超过1毫克)会影响锌的吸收从而导致锌缺乏。
此外,大剂量的叶酸还会掩盖维生素B12的缺乏,从而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所以结论就是,孕前期及孕期补充叶酸是必要的,但是应适量补充,不能吃多了哦~